在很多人的习惯性认知中,面对先进防空反导系统,亚声速飞行的巡航导弹早已不被看好。然而,俄乌战争的实践却表明,具备低可见特征的低速目标,经过合理的任务规划,依然可以在高威胁环境中完成突防。而对于防御方,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,部署层次丰富衔接紧密的预警体系,合理搭配和运用不同层级的火力,才能实现高效率的抗击。
比如,当地时间9月13日凌晨3时(北京时间早上8时),位于塞瓦斯托波尔的塞尔戈·奥尔忠尼启则造船厂(Серго Орджоникидзе)就遭到了Storm Shadow“风暴阴影”巡航导弹的袭击,正在船坞中维护的775型坦克登陆舰“明斯克”号和636.3型常规动力潜艇“顿河畔罗斯托夫”号严重受损。次日凌晨,位于叶夫帕托里亚市(Евпатория)郊区的一处俄空天军С-300ПМУ-2防空导弹系统阵地,遭到乌海军岸防部队发射的Р-360“海王星”反舰导弹袭击,至少1辆5П85С发射车被击毁。
据悉,发动空袭的是来自赫梅利尼茨基州斯塔罗康斯坦丁洛夫空军基地(Аэродром Староконстантинов)的乌克兰空军第7战术航空旅。当日,乌军出动了5架СУ-24М前线轰炸机,其中4架在尼古拉耶夫州的奥恰科夫市(Очаков)附近,另1架在敖德萨州的蛇岛附近,总共向塞瓦斯托波尔发射了10枚导弹。其中的7枚导弹被俄军防空部队拦截,其余3枚命中了预定目标。
自俄乌战争爆发以来,斯塔罗康斯坦丁诺夫基地遭到过俄军多轮打击,乌空军第7战术航空旅目前只剩下7架可用的СУ-24М前线轰炸机可用。此次一波次出动5架,齐射10枚巡航导弹,属实是罕见的“大手笔”。而将Р-360“海王星”反舰导弹用于对地攻击,没有准确的目标指示是不敢想象的。事实上,在袭击发生前后,美军的MQ-9B型无人机就在黑海上空巡航。毫无疑问,这又是一次乌军在北约情报支持下,对俄军高价值目标发起的有预谋的突然袭击。
大破俄军防空网的,究竟是何方神圣?
Storm Shadow“风暴阴影”空射巡航导弹和Р-360“海王星”反舰导弹,都是技术非常成熟的传统亚声速巡航导弹,在俄乌战争爆发前,已经是国际军贸市场上的“货架产品”。
“风暴阴影”巡航导弹是英国宇航公司与法国马特拉公司(现已组合为欧洲导弹集团MBDA)在1994年研制的一款具有隐身能力的防区外打击武器,英国版本的Storm Shadow于2002年正式交付英国皇家空军,法国版本的Scalp EG则在2003年入列法国空军。
该导弹采用INS惯性、GPS卫星与地形匹配的复合制导模式,后续改进型号还增加了红外成像引导头,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较高的打击精度,弹体采用雷达隐身和红外抑制设计。英国与法国型号的区别在于,前者采用了BROACH复合战斗部,后者则采用了2个串联安装的450千克攻坚战斗部。这两种战斗部均为打击加固目标的攻坚战斗部,由前置聚能装药和后置随进战斗部组成。工作时,前置的成型装药战斗部用于在目标的防护层上钻孔,后置的燃料空气随进战斗部则钻入目标内部引爆。
至于乌克兰的Р-360“海王星”反舰导弹,最初于2019年11月在基辅的《武器与安全2019》展会上亮相,在2021年РК-360МТС机动式岸防导弹武器系统正式列装乌克兰军队。该导弹与俄罗斯的X-35系列“天王星”反舰导弹是一对“亲兄弟”,是苏联解体前的亚声速轻型反舰导弹项目的产物,对标美国的AGM-84“捕鲸叉”系列反舰导弹,由哈尔科夫飞机制造厂生产。
苏联解体后,根据俄乌两国的协议,位于乌克兰的军工企业继续为俄罗斯军队生产武器和提供技术服务。于是,从1993年期,哈尔科夫飞机制造厂就开始为俄军生产X-35“天王星”反舰导弹,并且还从属于俄罗斯的“星星”(Звезда)设计局获得了改进型号的技术资料和样品。
在2014年俄乌关系全面恶化,军工合作停摆之后,乌克兰当局责令“光线”设计局接手了相关工作,开始自行完善后续设计工作。2019年11月,乌克兰版本的РК-360МТ岸防导弹系统完成设计定型。“海王星”反舰导弹系统以营为基本作战单元,每个营由1辆РКП-360指挥车、6辆УСПУ-360导弹发射车、6辆ТЗМ-360导弹装填车、6辆ТМ-360导弹运输车组成。全营共6个火力单元,待发弹24枚,备弹48枚。
可见,在这次对克里米亚的破袭行动中,乌克兰方面使用的武器,都是已经列装多年的技术成熟的产品,并不是特别新颖的、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先进武器。
俄军的防空体系真的是不堪一击吗?
当天,部署在塞瓦斯托波尔的俄空天军第31防空师也做出了反应,并且成功拦截了7枚来袭导弹。其中的1枚被С-400远程防空系统击毁,5枚被96K6 Панцирь-С1“铠甲-S1”末端防御系统击毁,1枚被МИГ-31БМ截击机击毁。然而,漏网的3枚导弹还是对位于南港的奥尔忠尼启则造船厂造成了严重破坏。
在战斗中,性能先进的С-400远程防空反导系统,只击落了1个目标,表现实在有失水准。按理说,混合配备的40Н6和48Н6系列远程拦截弹以及9М96系列中程防空弹,可以至少构建起斜距3~260千米、高度15~27000米的火力范围。综合作战地域的地理因素,对穿越防区的“风暴阴影”巡航导弹,至少可以组织4~5轮抗击。要是这样的话,那10枚来袭的导弹都没得跑。
不过,仔细研判作战过程,结合重要细节,就会发现问题不在于俄军的装备不够好。在被拦截的7枚导弹中,有1枚被截击机击落,1枚被远程防空系统击落。在航空兵与地面防空兵的协同作战中,为了避免误击友军,需要严格划分任务空域,己方的战机不允许进入防空导弹的作战范围。
综合作战区域的地理特点,最先接战的是应该是МИГ-31БМ截击机,位置是在克里米亚以西的外海空域。之后接战的,才是С-400远程防空系统,而且是在同一个方向上。即截击机是第一道防线,地空导弹是后续防线。这也正是俄罗斯军事教范的要求。
再来看乌军这边的动作。当天起飞的5架СУ-24М前线轰炸机,其中有1架飞到了蛇岛空域发射导弹。复盘看来显而易见,这是在实施佯动。这架飞机发射的2枚导弹,正好是从西侧飞向塞瓦斯托波尔的。而俄军防空部队的注意力正好被吸引了。
然而,由于俄军防空部队对空情的掌握不够准确和连贯,不能及时的提供全面早期预警信息,并未发现从西北方向的奥恰科夫来袭的另外8枚导弹。由于来袭目标的雷达与红外信号特征微弱,仅凭防空系统自带的搜索设备,对目标的发现距离要远低于最大截获距离。因此,俄军部署的远程防空系统,完全还没来得及实施抗击。最终取得战绩最多的,是部署在受保护目标附近的末端防御系统。但是,96K6系统的最大杀伤斜距只有20千米,加上无线电指令制导通道的限制,每个火力单元单次只能接战同方向的1~2个目标,面对突然到达的大批目标时,难免手忙脚乱顾此失彼。
至于9月14日,叶夫帕托里亚防空导弹阵地遇袭,则归根结底是作战组织不力的恶果。该防空阵地布置在临海的沙滩地上,西侧和南侧主要射界方向地势平坦开阔,附近并没有部署96K6 Панцирь-С1“铠甲-S1”防空系统提供阵地末端防御。从当天的俄军战报看,共击落了11架乌军无人机。显然,在这次袭击中,乌军采取的还是声东击西的战术,先以无人机吸引俄军注意,再以反舰导弹发起攻击。
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发生了。就在8月23日,当地时间上午10时,位于克里米亚半岛陆地最西端奥列诺夫卡(Оленовка)的一处俄军C-400地空导弹阵地,遭到了乌军P-360“海王星”反舰导弹的袭击,配套的1部48Я6 Подлет-К1低空补盲雷达和1辆5П85СМ2-01发射车受彻底损毁。而且,整个过程还被无人机全程跟拍了下来。
从乌军拍摄的视频来看,本该负责低空补盲的76Н6连续波雷达的40В6М天线桅杆竟然没有升起。这意味着面对掠海飞行的Р-360反舰导弹,在跃出地平线以前,俄军的防空系统压根就探测不到。而等到可以探测到时,在理想情况下,目标距离也仅剩下35千米左右。如果此时搜索雷达和指导雷达没有处在工作状态,那么就只剩下干瞪眼儿的份儿了。
出现这样的情况,很有可能是由于缺乏近程防空掩护,在发现乌军佯动的无人机后,俄军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拦截无人机和可能来袭的制导火箭弹上,而忽略了可能来自海上的偷袭。而且,当时俄军很可能已经决定转移阵地,于是撤收时间最长的雷达桅杆被最先放下了,结果错失了提早发现来袭导弹的机会。
可供我们借鉴的经验教训
从最近1个月俄乌战场上发生的袭击事件中,我们可以总结不少有益的经验与教训,这将有助于未来破解强敌的围堵策略。
我们应当重视战场监视与反监视能力的建设。对于如今司空见惯的敌军擦边挑衅、抵近侦察切不可大意,要坚决予以阻止驱离或者伴随干扰。同时,还要积极主动的走出去,走到强敌家门口去搜集重要信息。
对于服役多年、相对老旧的武器不可荒废。只要运用得当,依然具有击败强敌先进装备的能力。在已经列装助推滑翔式高超声速导弹、临近空间超声速巡航导弹的今天,库存的亚声速巡航导弹不可荒废,在作战中完全可以辅助打配合,甚至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敌不意的打主攻。
在防御端,必须加强体系化建设,建设简洁、高效、可靠的跨军兵种联合作战指挥体制,通过合理分配资源提高作战效率。必须丰富侦察、打击和评估手段,做到见招拆招有的放矢。建设覆盖高、中、低、远、中、近,海、陆、空、天、电磁全方位覆盖的立体防御体系。
总之,俄乌战争的本质,俄罗斯与整个北约军事体系的全面对抗,对于我们研究强敌的作战指导思想和战术手段具有极高的价值。
maryland online sports bettingonline casino real money freeonline betting football odds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